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消費空間的設計

我很愛逛街,也很愛消費
今天在Bartlett圖書館翻到一本design in Tokyo

看到東京那堆消費空間的設計

PRADA,LV,MISS SIXTY東京旗艦店的設計
為什麼東京的消費空間可以設計的這麼讚呢?
時尚、寬敞的設計感
走在LV外面會認不出來這是一個消費空間
會覺得應該是簡餐店吧!
回過頭來看台北市各大百貨公司
先不要談那些百貨公司的立面
反正新光三越、SOGO、衣蝶的立面都長的很像
至於SOGO忠孝復興新館....那個立面我不想做評論...
談內部空間設計就好
目前台北讓我逛起來最舒服得是新光三越信義店
因為很多棟,A4、A8、A9、A11每個櫃分到的坪數夠大
逛起來夠寬敞、舒服,每個衣服品牌專櫃都有自己的試衣間
比起SOGO忠孝復興店好多了
SOGO是比較早期蓋的百貨公司,又是在寸土寸金的東區地段
每個櫃都好擠
記得有次我陪友人去SOGO買內衣
十幾個內衣品牌竟然共用兩個試衣間
我的天啊!穿個內衣還要排隊
尺寸不合,專櫃小姐還得來回奔波幾十公尺拿別的尺寸
為什麼不考慮把專櫃弄得寬敞點呢?
不要這樣像沙丁魚擠來擠去
相信大家都有陪朋友逛街的經驗
如果朋友在裡面試穿衣服,此時如果在專櫃外面有椅子讓你休息小憩
一定會覺得很體貼
衣蝶的內衣專櫃試衣間就是這樣
在試衣間外面有擺沙發
裡面還有椅子、連身鏡
衣蝶內衣專櫃我評為五顆星
逛百貨公司除了專櫃要明亮寬敞、試衣間要舒服、有鏡子
有椅子可以休息之外
廁所也很重要
談到百貨公司的廁所,我還是給衣蝶很高的評價
衣蝶的女廁夠大、夠寬敞
裡面還有放雜誌給大家取閱
還把補妝間、廁所、洗手台分開
NEO19的女廁也不錯,有坐式、蹲式馬桶
畢竟台灣女人一般還是喜歡上蹲式馬桶
至於新光三越的廁所,就沒啥好說的了
全部都是蹲式馬桶,又沒附坐墊
如果說消費空間也是城市地景的一部份
為什麼建築師不把百貨公司設計好一些呢?
看看東京那堆名牌旗鑑店,一個比一個有設計感
如果百貨公司的消費客群以生理女性居多
那我建議應該找女建築師來設計百貨公司
只有女人才知道在什麼空間逛街最舒服
最能讓女人心甘情願掏錢出來消費
畢竟很多男人不逛街的
再不,請那些蓋百貨公司的建築師先請教愛逛街的友人意見吧!
傾聽使用者需求,才能做出最完善的空間設計

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歷史、空間的交錯

今天在學校看到一塊碑
是紀念1863年日本留英第一批留學生
第一個大名就是伊藤博文
看到伊藤博文四個字
我起了雞皮疙瘩
甘地也是校友
但是這個學校也出過樂團
coldplay、keane也是校友
我到底念的是什麼樣的學校?
一個英國第三老的大學
一個沒有教堂、禱告室的學校
拒絕宗教力量介入學校
第一個讓女性擁有入學受教權的英國學校
看樣子這個學校一直朝『多元議題』上邁進
若要論到歷史、空間的交錯非大英博物館莫屬
大英博物館的地下室以前是大英圖書館自修室
馬克斯在那裡寫出共產黨宣言
國父孫中山在那裡寫出三民主義
光到那個空間就需要起立致意吧!
走在一條兩百多前馬克斯曾經走過的街道
想到一百五十年前伊藤博文跟我用同一個圖書館
只能說英國地理條件好啊!
沒颱風、沒地震
大部分建築物可以保存良久
路上隨便撞到一棟都是歷史建築
門口貼了一個標誌
註明哪位名人在xx年到xx年曾住過這裡
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

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同志專區



今天是UCL的新生訓練



拿到一本倫敦生活指南A to Z



翻開內頁,我被其中一個gay and lesbian所吸引了。



沒想到大學新生訓練發的手冊會關注到多元性傾向的問題



在台灣,有哪間大學敢在新生手冊列一個同志專區?



只怕列了這個專區,馬上上報



校長被立法委員輪流砲轟到死



雖然UCL的同志專區只有短短一頁



列了一些同志酒吧、同志商店、同志組織的電話、地址、網站



但這已經足以讓我雀躍不已



台灣的大學校園裡連要成立同志社團都可能被百般刁難



英國大學卻是在新生手冊裡直接做一個專區



台北市雖然有同志節慶



號稱華人社會裡對同志最平等的都市



但台北同玩節充其量是市府團隊拿出來炫耀的政績



台北仍然不是一個對同志真正友善的城市



不知何時才能看到台灣的大學校園真正正視多元性傾向的存在呢?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樂生911-912

雖然人不在倫敦,我依然關心樂生。
得知九月十二日那天的強制拆遷
一個人站在倫敦街頭眼淚差點掉下來
很想打越洋電話回去給某些人
只怕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眼淚就潰堤了
如果我在台灣
一定是等著被警察拖上車的『肇事份子』之一
看著那天的錄影檔、照片
這是號稱人權治國的中華民國政府嗎?
警察不該保衛弱勢團體的嗎?
更讓我驚訝的是
什麼時候中華民國的男警這麼有膽識
敢直接抓生理女性群眾?
看樣子還真是被政治人物逼急了呢!
我敢說
那天去的警察肯定都有領獎金
不知道哪天等到政府要拆那堆警察家的時候
他們有沒有辦法這麼狠?
今天中華民國政府的所作所為
跟中華人民共和國驅逐法輪公有什麼不同?
差別只在於規模大小
拆了一個樂生,後面還有千千萬萬個樂生
我知道台灣一個政治為上的國家
英國做規劃也是
大家無可避免的需要討論到政治力介入
『規劃規劃,都抵不上政治人物一句話』
這句話聽起來多麼諷刺!
但我必須承認,在台灣就是一個政治為上的規劃環境。
飛了半個地球,我到倫敦追尋的是什麼?
追尋一種理想中的規劃環境?
我不知道這種理想在二十年後能不能實現?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
作為一個知識份子的責任
我會一直捍衛這個信仰下去